抱墩的漁具
圍墩的網具(俗稱纑仔)大小不一,依石墩的大小而定。以受訪者網子為例,分為兩個部分,中間的網子長220cm、寬96cm,其中加深網子部分長100cm、加深60cm,「在澎湖各地的墩有不同的大小、型式。」(宋國正,2011),此網子尺寸適用於直徑約1 公尺,高約60 公分的石墩。中間部分的網子較深,是為了在抱墩過程中,搬移石塊,讓順流而入的漁獲集中。網子下方一端繫
上鉛塊,利用鉛塊增加重量,使此端沉於水底,再以針線使其固定,避免漁獲經由孔隙逃走;欖仁樹木其樹幹內側為中空經磨削過,再以鋼繩穿過,據受訪者表示:早期沒有塑膠浮筒,故使用平日生活易見的欖仁樹木,用以代替浮筒,故網的上面能藉此浮於水面上,展現早期先人的智慧。此外,此端比繫有鉛塊一端較短,目的在於避免漁網拉起時漁獲逃走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