刊頭

部落格的訪客

總網頁瀏覽量

2014年4月27日 星期日

2014 04 28 石滬的常用名詞(張筱芸 2099411014)

石滬的常用名詞
(文字內容出於 「澎湖的石滬」,洪國雄著)
滬簿
  在石滬建造之前,用以約束合夥人的合約書,通梁人稱為「口書」。
建滬的時間冗長,事情多雜,權利義務有必要「白紙黑字」以召公信,舉凡出工時間、出工人選、集合地點、違約罰金,影響漁獲的仔位都納入規約。

代表者
  石滬股東中的頭頭,通常淺滬是由巡滬的第一籤擔任,深滬因建滬需要船筏,所以有「船仔份」的人才能擔任,此人專責修滬安排,巡滬輪序、執照申請、拜滬事宜。

漁權登記
  石滬屬定置漁業,需向縣政府農業科登記,五年換證一次並繳交印花稅,因漁獲欠佳,已很少人再去辦理漁業權執照。

拜滬
  每年定時或豐收之日,由滬主或所有持股人準備三牲、小金、小銀、柱香到海邊祭拜,向海龍王、好兄弟祈求保佑石滬入魚。早前很普遍,目前可能僅剩講美洪顏滿(74歲)於1010日水仙王生日仍有拜滬活動,滬主還得準備兩個各半近的紅龜分送股東。

探滬
  巡滬人因不能確定是否有魚擱滬,只帶一枝竹竿下海巡滬,若發現魚蹤,即刻脫掉上衣繫於長竿上站在滬方上揮舞示眾,引人來收成漁獲。

滬圍
  在岸上築高堤,方便巡滬者到此看水瓣、並兼擋風雨。為下海巡滬前的休息聊天場所。二崁、外垵、北寮、西衛、吉貝都建有此種滬圍。

滬流
  將抽完的滬門龜順序記錄在一信合作社出版的月曆上,以明巡滬順序。

網仔頭
  岐頭的搶仔坪滬有這麼一個規定,參加修滬者可路在滬主後撿拾未被網巡的魚,即持有一份網仔頭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